臨沂泥立方雕塑藝術有限公司
聯系人:劉先生
聯系電話:15105496555
地址:山東臨沂市羅莊區工業北路崔王莊村委向西200米路北
臨沂雕塑廠講述銅像制作的步驟及銅鼎含義
首先需要客戶提供人物銅像制作的圖紙或者照片,如果客戶沒有圖紙需要進行設計則交由設計,滿意即開始進行人物銅像制作。
人物銅像制作的第一步:。
做泥稿,公司會按照客戶定下的圖紙進行人物銅像制作所需的模具制作,而模具的制作一般采用雕塑泥進行1:1的泥塑造型制作,客戶確認泥塑的造型符合人物銅像制作圖紙的要求即進行下一步工序。
人物銅像制作的第二步:。
泥塑模型做好后要進行模具的翻制,先進行膠膜的制作,制造好膠膜之后在膠膜上面敷上石膏,進行石卡通雕塑膏模具的制作。
人物銅像制作的第三步:。
在石膏上刷上石蠟,石膏上的石蠟就是控制鑄銅的厚度,(如石蠟厚度25px那鑄銅厚度就是25px)。
人物銅像制作的第四步:。
進行人物銅像的鑄造,一般采用較先進的失蠟鑄造法進行人物銅像制作。
人物銅像制作的第五步:。
人物銅像鑄造完成取出胚件進行焊接,打磨,完成后對表面進行處理,做顏色,著色化學藥腐蝕,這樣一來,人物銅像制作就大功告成了。
歷史記載,鼎是我國廈朝(禹)之子(啟)的時候鑄造的,泡沫雕塑在《春秋左傳》中記載,夏朝初年,朝廷劃分天下為九州,州為州牧,各州貢獻青銅給朝廷鑄九鼎,朝廷事先派人把全國各州的名山大川,形勝之地,奇異的動物畫成圖冊,然后派精選出來的著名工匠,將這此畫仿制于九鼎之身,以一鼎象征一州,所刻圖形亦反映該山川名勝之處,九鼎象征九州,所以稱為山河九鼎。
傳說(禹)收九牧之金鑄九鼎于荊山之下,以象征九州,鼎就從一般炊器發展成為傳國重器,子子孫孫,世代相傳,國滅則鼎遷,夏朝滅,商朝興,九鼎遷于商都,商滅周興,九鍛銅雕塑鼎又遷于周都,歷經夏,商,周都把定都或建立王朝成為“定鼎”。
鼎數在周朝時是代表不同身份的級別,稱為列鼎,列鼎通常為單數,據考古發現,九鼎為諸侯,七個五個鼎是卿大夫,三個一個頂為土人級。
在周代的國君或王公大臣在重大慶典或接受賞賜時都要鑄鼎,以記載盛況,世代相傳。
現存于中國歷史博物館的“司母戊大方鼎”鼎內鑄有“司母戊”三字,是商王為紀念他母親“戊”而鑄造的,現存于上海博物館的大克鼎,是西周晚期一個叫“克”的大貴族為紀念祖父而鑄造的。